- RS币
- 2476
- 人气
- 4252
- 在线时间
- 5196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06-11-30
- 精华
- 2
- 阅读权限
- 100
- UID
- 32026
  
|
发表于 2009-12-15 12:09:54
|显示全部楼层
“在我的童年,冬天很冷。那时,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会生冻疮。现在这种情况不多了。这是不是跟城市越来越热有关系呢?”如今已年近中年的陶先生,面对“晨报·问卷”,说起记忆中的“上海天空”。
和很多同龄人一样,在广告传播行业工作的他,在复杂细密却又生机勃勃的小弄堂里,度过自己的学生时代。“那时候,我们住在静安区,高架旁。”稍稍停顿后,陶先生补充说,现在,东西都拆掉了。
说起旧时的上海天气,陶先生提到“冻疮”。这种由于天寒引起的炎症,最常出现在手、足、鼻尖、耳垂。如果生了冻疮,不挠就痒,一挠就破,一破就疼。等到天气转暖,才会康复。
“因此,当时骑自行车上学、上班,家人都让戴好一对毛绒绒的耳套。一出门,满大街的‘移动耳套’。天气很冷,心却很暖。”陶先生说,如今,生冻疮的人也少多了。上述场景,也难再见到了。“现在,动不动就下暴雨。”陶先生说,今年6月5日,下午三四点钟,天突然暗了下来,风呼呼刮得很大,很响。顷刻间,一场大雨倒了下来,雨点打在办公室窗户上,咚咚作响,“当时,我们都觉得很可怕,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。” |
|